1994年9月16日,台湾海峡发生了7.3级地震,震源离汕头市约200公里,汕头市烈度为6度,各类房屋摇晃厉害,居民惊慌失措,水桶里的水溅出了1/3左右,而陵海路隔震楼上的人并没有感到晃动,听到邻楼和邻街喧闹声后下楼才知道发生了地震。
建筑隔震技术能使结构抗震安全性大幅提高,近年来其优异的抗震效果在外大地震中得到了检验,以下是一些外典型实例:
学校铅芯减震、隔震橡胶支座
橡胶隔震支座组装时,连接板上的螺栓应分次拧紧或采用2人对拧,以防止连接板与橡胶垫叠合不好而发生翘曲;
现在主要介绍板式橡胶支座的劣化类型:建筑板式橡胶支座活动支座不活动、位移超限和转角超限等缺陷,通常由于设计不当造成,结果常引起锚栓剪断和摇轴或削扁辊轴倾斜度超差不能恢复等损伤。
养老院铅芯隔震支座LRB厂家
基于能量平衡理念,在不更改桥墩原有以刚度控制为设计理念的前提下,通过对减隔震支座的参数设计,提出了一种无须进行迭代,可实现建筑的预期性能目标的性能设计方法(EQUVILANTENERGYBASEDDESIGNPROCEDURE,EEDP)。
大量使用橡胶支座,可保大桥安全无恙在的东南沿海地带,高发的台风、地震和所引发的海啸常常会危胁建筑、公路的安全。
建筑摩擦摆隔震支座